講兩句《媽媽的神奇小子》(微劇透)
-
尋日公映,
開畫日中午票房已經超過100萬。
-
乘住奧運之後、暑假同消費券效應,再加埋人畜無害嘅勵志題材、滿滿嘅正能量同埋頗強勁嘅宣傳,收得係預期中事,1000萬應該無咩難度,我估計2000萬都有機會。
-
套戲係一碗足料嘅雞湯,用料靚,而且適時進補,應該可以滿足大部分觀眾入場前嘅期望。電影演員嘅表現尤其出色,少年同成年蘇樺偉嘅演出真係好好,舉手投足都難以想像佢哋只係演員 ,兩個演員飾演同一個角色,但可以喺講說話方式、動作同神態上做到咁同步,唔係幸運,而係刻苦練習嘅成果,亦係《神奇小子》最大最大值得一睇嘅地方。
-
而電影亦敢於對政府批判,帶出獎牌背後原來運動員嘅生計受唔到保障,做速遞嘅人工原來好過做殘奧金牌,「同工同酬」嘅吶喊應該延伸香港市民對運動員待遇嘅關注,亦係喺而家言論自由不斷收緊之下,相比「安全」嘅「意見」,可以作為觀眾情感投射之一。
-
讚咗好多,但其實我睇完《神奇小子》,係明確地自己唔鍾意。好似上面所講,電影係一碗雞湯,有營養,overall嚟講亦好味,但對我嚟講就係太濃,太多味精。最值得鬧嘅,就係配樂,電影入面適當嘅音樂點綴當然可以畫龍點睛,但電影大部分嘅時候都係一輪接一輪節奏強勁或者煽情嘅配樂,電影有幾幕戲拍得幾好,但礙於配樂,真係專心唔到,可惜。
-
除咗配樂,可能又係礙於target嘅觀眾群,對電影唔夠自信嘅關係,一啲寫得好嘅情節或者對白,因為三番四次重覆,都會令觀眾由欣賞變得煩厭。其中「望阿媽」食‘‘on your mark’’嘅呢一句,食字食得極好,蘇樺偉弱於起步,唯有媽媽先係佢係迷途中嘅舵,無論係練習定係去到奧運,跑嘅目標都係為媽媽,將名利榮辱拋諸腦後,令人感動。但就係電影之後三番四次重覆呢句金句,亦無層次上嘅昇華,令優點變成缺點。
-
總括嚟講,雖然我唔鍾意(事實上,好多我鍾意嘅戲反而大家會狂鬧),但唔代表套戲一無是處。平心而論《媽媽的神奇小子》仍然係一套有唔少明顯優點嘅作品,票房評價應該都會唔錯,如果最後真係收得,對下半年嘅香港電影算係一枝強心針。